加州爾灣--(美國商業資訊)-- Masimo (NASDAQ: MASI)今日宣布一項發表于《病患安全雜誌》(Journal of Patient Safety)的研究結果。新罕布什爾州達特茅斯-希區考克醫學中心的George Blike博士及其團隊證實,使用Masimo技術持續監測普通病房病患可顯著節省成本。1
本新聞稿包含多媒體資訊。完整新聞稿請見此: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50917614239/zh-HK/
在既往研究中,使用Masimo SET®和Patient SafetyNet™持續監測病患的臨床獲益已被證實,包括降低死亡率、改善復甦效果,以及透過早期發現和介入預防病情惡化,從而減少快速反應團隊調動和轉至高危照護單元的次數。2-5如今,在這項涵蓋3.5年資料及近3.2萬名病患的全新回顧性分析中,達特茅斯-希區考克研究團隊發現,持續病患監測系統透過避免醫療照護升級所帶來的財務影響,同時考量實施系統的成本,實現了淨營運利潤率(OM)的提升,因此具有成本效益。
每次避免搶救事件對每位病患的營運利潤率產生約5500美元的正向影響,每次避免轉院事件則約為10,700美元。達特茅斯-希區考克醫學中心計算得出,配備Masimo監測裝置的200張普通病房床位,每減少10%的搶救和轉院事件,每年分別可望節省約35萬美元和40.9萬美元。研究人員總結道,他們的發現強力支援這一結論:「監測系統在營運上具有成本效益,當與需要搶救和/或轉院的病患數量減少相關聯時,可對營運利潤率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
Masimo醫療長Daniel Cantillon, M.D.評論道:「這項研究明確顯示,持續監測所有病患的成本低於而非高於醫院系統的傳統模式,同時徹底打破了『成本是實現監測系統卓越臨床效果的障礙』這一誤區。我們認為這些發現甚至可推廣至醫院以外的機構,如獨立急診室和門診手術中心,並鼓勵它們展開自身的成本效益分析。我們希望關鍵意見領袖和專業協會在更新臨床實務指南時能夠考量這些重要資料。」
正如研究人員所指出的那樣,醫療機構常常對實施持續病患監測系統的前期成本望而卻步。依據自身經驗,達特茅斯-希區考克團隊試圖透過量化改善病患預後所帶來的成本撙節來反駁這一觀點。
在2010年至2021年間發表的前期研究中,研究人員透過實施一套監測系統分析了持續監測對病患預後的影響。該系統包括使用Masimo SET®進行持續脈搏血氧監測和Masimo床邊裝置,其設定旨在協助偵測普通照護環境中術後病患的病情惡化,並搭配補充監測平台Masimo Patient SafetyNet,使臨床醫生能在集中觀察站取得病患資料。Masimo持續監測系統先是在一個較小的科室成功實施,期間發現快速反應團隊調動減少65%,轉回ICU減少48%2,後又擴充至涵蓋所有內科和外科科室的200多張病床。經過十年運行,他們報告該系統使非計畫轉院減少50%,搶救事件減少60%3,同時實現因鴉片類藥物引起的呼吸抑制導致的可預防死亡或腦損傷為零。42022年,沙烏地阿拉伯一家擁有1200張床位的大型醫院系統發表的獨立研究進一步證實了Masimo SET®與Patient SafetyNet的益處,該研究另外發現,在部署Masimo持續病患監測系統前後的時間段對比中,全因死亡率降低,復甦效果也得到改善。5
達特茅斯-希區考克的這項最新成本撙節研究建立在早期發表的成本效益分析基礎上,該分析估計其Masimo系統每年為達特茅斯-希區考克節省148萬美元成本。6這項新發表的研究採用了更嚴謹、更細緻的方法,來計算與普通病房持續監測帶來的預後改善相關的財務節省。為此,研究團隊分析了2016年7月至2019年12月3.5年間入院的31,993名普通病房病患的回顧性病患資料,並系統地計算了「無併發症」和不同程度「有併發症」照護經歷病患的營運利潤率。
所有招募病患均感測器接受標準化持續SpO2監測,使用Masimo SET®脈搏血氧儀透過無線Radius PPG®進行,資料自動傳輸至Patient SafetyNet;生命徵象每四小時抽查一次。病患按以下情況分組:a)存活至出院且未搶救或轉院(「無併發症」病患場景);b)需要搶救但未轉至更高層級照護(HLOC);c)需要搶救並轉至HLOC;d)在院死亡(併發症逐漸加重)。招募病患中,92.7%為無併發症住院,7.5%出現不同程度的併發症。研究人員追蹤每位病患的相關成本、收入和營運利潤率,以計算每組的平均營運利潤率,做為進一步分析的主要結果。
研究發現,無併發症組每位病患的平均營運收益為2016美元(中位住院天數(LOS)為3.2天),年總收益為170萬美元。相反,對於需要搶救(但未轉院)的病患,每位病患的平均營運虧損為3516美元(中位LOS為6.7天),年淨虧損約為230萬美元。避免一次搶救(即病患住院歸類為無併發症)對營運利潤率的淨正向影響為5532美元。對於需要轉至HLOC的病患,每位病患的平均虧損為8746美元(中位LOS為9.8天),年淨虧損為340萬美元。搶救後避免轉院對營運利潤率的淨正向影響為5230美元,而完全避免轉院和搶救(即無併發症)的淨正向影響約為10,762美元。
從這些發現推斷,研究人員計算出,對於配備200張Masimo監測床位的醫院,透過使用Masimo補充監測系統,將搶救和轉院減少10%——根據先前報告的經驗,這是一個保守數字——所帶來的營運利潤率影響可分別轉化為每年約35萬美元和40.9萬美元的總邊際正向影響。儘管具體金額顯然因機構而異,但正如研究人員所指出的那樣,其方法「具有普適性且易於複製」,為其他機構評估實施持續病患監測的影響提供了可效仿的潛在路線圖。
作者總結道,「這項研究補充了相關文獻,反駁了『普通照護環境中對病患進行全面監測成本過高,無法實施和維持』的觀點。……這些資料強力支援了這一結論:持續監測和快速反應在年度營運基礎上具有成本效益且可負擔。更重要的是,該研究機構每年有數百名病患避免了長時間的加護病房住院及相關痛苦和傷害。」
@Masimo | #Masimo
Patient SafetyNet商標的使用已獲得University HealthSystem Consortium的授權。
參考文獻
1. Blike G、McGrath S、Perreard I和McGovern K。估算普通照護環境中監測的財務影響(Estimating the Financial Impact of Surveillance Monitoring in the General Care Setting)。《病患安全雜誌》。2025年。DOI: 1097/PTS.0000000000001392。
2. Taezner A等。脈搏血氧監測對搶救事件和加護病房轉院的影響:前後對照研究(Impact of pulse oximetry surveillance on rescue events and intensive care unit transfers: A before-and-after concurrence study)。《美國麻醉醫師協會雜誌》。2010;112(2):282-287
3. McGrath S等。普通照護單元的監測管理:策略、設計與實施(Surveillance monitoring management for general care units: strategy,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共同委員會品質與病患安全雜誌》。2016;42(7):293-302。doi:10.1016/s1553-7259(16)42040-4。
4. McGrath S等。住院病患因鎮靜和鎮痛藥物引起的呼吸驟停:持續監測對病患死亡率和危重症的影響(Inpatient respiratory arrest associated with sedative and analgesic medications impact of continuous monitoring on patient mortality and severe morbidity)。《病患安全雜誌》。2021;17(8):557-561。
5. Balshi等。遠程快速反應團隊(Tele-RRT):實施病患安全網路系統對內科病患預後的影響——前後佇列研究(Tele-Rapid Response Team (Tele-RRT):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patient safety network system on outcomes of medical patients—A before and after cohort study)。《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2022年11月22日;17(11):e0277992。DOI: 10.1371/journal.pone.0277992。
6. Taezner A和Blike G。病患監測——達特茅斯經驗(Patient surveillance – the Dartmouth experience)。《美國病患安全基金會通訊》。2012年;春夏刊:1-4。
關於Masimo
Masimo (NASDAQ: MASI)是一家全球性醫療科技公司,開發和生產各種業界首屈一指的監測技術,包括創新測量、感測器、病患監護儀以及自動化和連接解決方案。我們的使命是改善生活、改善病患結局、降低護理成本,並將非侵入性監測帶到新的場所和應用領域。1995年推出的Masimo SET® 行動和低灌注下測量(Measure-through Motion and Low Perfusion™)脈搏血氧測定法已在100多項獨立客觀研究中被證明優於其他脈搏血氧測定技術(可在 www.masimo.com/evidence/featured-studies/feature 查看)。據估計,每年全球有超過2億病患使用Masimo SET® ,並且在2025年《新聞週刊》( Newsweek )「全球最佳醫院」排行榜的所有排名前10位的美國醫院中,它是主要的脈搏血氧測定法。如欲瞭解有關Masimo及其產品的進一步資訊,請造訪 www.masimo.com 。
前瞻性陳述
本新聞稿包含美國《1933年證券法》第27A條和《1934年證券交易法》第21E條所定義的與《1995年私人證券訴訟改革法》有關的前瞻性陳述。前瞻性陳述是指除歷史事實陳述外,涉及我們預期、相信或預計未來會或可能發生的活動、事件或發展的陳述。這些前瞻性陳述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在醫療機構中採用Masimo SET®技術進行持續監測可能產生的財務影響;搶救事件的減少;轉至更高層級照護的減少;病患預後的改善;以及其他並非嚴格涉及歷史事實的事項或上述任何內容所依據之假設的陳述。這些陳述通常可透過使用「預期」、「相信」、「繼續」、「或將」、「估計」、「預計」、「打算」、「可能」、「持續」、「機會」、「計畫」、「潛在」、「預測」、「預報」、「推測」、「尋求」、「應該」、「將」或「會」等字詞、這些字詞的否定形式和類似表達或變體來辨識,但缺少此類字詞不代表陳述不具前瞻性。這些前瞻性陳述依據目前對影響我們的未來事件的預期,並且受到各種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影響。所有風險和不確定性均難以預測,並且多數超出我們的控制,且由於各類風險因素,包括但不限於下列風險因素,有可能導致我們的實際結果與我們在前瞻性陳述中表述的結果大相逕庭並產生不利影響:醫院及其他醫療機構對持續監測的採用率;臨床實務指南的變化;以及我們最近遞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定期報告的「風險因素」部分討論的其他因素,包括我們最近的Form10-K和Form10-Q報告,您可以在SEC的網站www.sec.gov上免費取得所有這些報告。前瞻性陳述並非對未來業績的保證。儘管我們相信我們的前瞻性陳述中反映的預期是合理的,但我們並不知道這些預期將來能否被證明正確。本新聞稿包含的所有前瞻性陳述完全適用於前述警示性聲明。謹此提醒您注意不要對這些前瞻性陳述給予不適當的依賴,這些陳述僅反映截至今日的情況。除非適用的證券法律可能有要求,否則我們沒有任何義務因出現新資訊、未來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而更新、修正或澄清這些陳述或者我們向SEC遞交的最新報告中包含的「風險因素」。
免責聲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權版本。譯文僅供方便瞭解之用,煩請參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請前往 businesswire.com 瀏覽源版本: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50917614239/zh-HK/
CONTACT:
媒體連絡人:
Masimo
Evan Lamb
949-396-3376
elamb@masimo.com

使用Masimo SET®脈搏血氧儀和Patient SafetyNet™進行持續病患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