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English

MSCI发布2016年市场分类审议结果

MSCI将延迟把中国 A 股纳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

2016-06-21 11:59
  • zh_cn
  • zh_hant
  • en

纽约--(美国商业资讯)--全球领先的指数供应商MSCI Inc. (NYSE: MSCI)今日宣布,延迟将中国 A 股纳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在过去几个月中,中国当局为满足国际投资者需求,对中国 A 股市场的准入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善。这些制度完善涉及之前被视为 A 股纳入的几个主要障碍,包括:(1)解决实际权益拥有权问题;(2)加强上市公司停复牌监管这个近来被投资者视为最为关键的问题;(3)改革 QFII 制度,旨在放宽额度分配和资本流动限制。

MSCI 董事总经理兼全球研究业务负责人 Remy Briand 表示,“将中国 A 股纳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的议题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些积极进展体现了中国当局努力将 A 股市场准入制度与国际并轨的坚定决心。我们期盼中国当局解决市场准入遗留问题的政策态势能够得以延续。”

Briand 先生还指出,“国际机构投资者希望在中国 A 股被纳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之前看到 A 股市场准入情况得到更进一步的改善。MSCI 将履行我们的标准惯例,密切关注近期所公布新政的执行进展并收集市场参与者的反馈。”

MSCI 与全球市场参与者就中国 A 股纳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这项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国际投资者肯定了中国当局为进一步开放 A 股市场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并特别指出实际权益拥有权的问题已经得到圆满解决。另一方面,投资者普遍强调,QFII 额度分配和资本流动限制的改善以及交易所停牌新规的执行效果仍需要一段时间去观察。20%的QFII月资本赎回限制仍是有赎回需求投资者(例如共同基金)可能面临的巨大障碍,因此必须得到圆满的解决。最后,中国交易所对新金融产品的预先审批限制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有鉴于此,MSCI 将继续在2017年市场分类审议中审议中国 A 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的议案。假若中国 A 股市场准入状况在 2017 年 6 月之前出现显著的积极改善,MSCI 不排除在年度市场分类审议的例行周期之外提前公布纳入 A 股的可能性。

在今天的声明中,MSCI还宣布, MSCI巴基斯坦指数将2017年5月半年度指数审议时被重新归入新兴市场。

MSCI秘鲁指数将继续留在新兴市场门类。但是,MSCI强调,一旦MSCI秘鲁指数的成份股数目低于新兴市场最少3支成份股数目的最低要求,秘鲁将被重新划分至前沿市场。值得一提的是,MSCI秘鲁指数目前拥有3支成份股,满足了这一最低要求。

MSCI还宣布,将MSCI阿根廷指数列入其2017年度市场分类审议可能纳入成为新兴市场的审核名单中。

MSCI 韩国指数将不会被列入2017年度市场分类审议可能纳入成为发达市场的审核名单中。主要是由于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早前公布的新规需到2017年才生效, 加上韩元兑换限制导致的投资阻力以及韩国股票交易所就金融产品开发而设的交换数据使用限制仍未得到解决。

此外,MSCI 宣布,由于资本流动性的问题,MSCI 尼日利亚指数将可能从 MSCI 前沿市场指数中剔除并归为独立市场门类。MSCI 表示将于未来 3 个月向国际机构投资者询问是否应于 2016 年 11 月半年度指数审议时实施此项建议。

MSCI 表示,欢迎沙特资本市场管理局与沙特阿拉伯证券交易所(Tadawul)近期公布的市场准入改善举措,并会继续代表国际机构投资者监测沙特阿拉伯股票市场对外开放政策的积极进展。已公布的措施包括上市证券交割周期变更、取消现金提前到帐要求、引进合适的券款同步交割机制以及合格境外金融机构准入规则调整。以上举措将于 2017 年年中实施。措施生效后将使沙特阿拉伯股票市场准入条件提升至更接近新兴市场的标准。

最后,MSCI 就其覆盖的82个国家发布了2016 年度全球市场准入的审议结果。

每年6月,MSCI都会在与投资业界探讨之后,公布仍处于审议中的市场名单。届时,它还将公布在下一个审议周期可能会被重新归类的国家名单。

 

中国A

MSCI一直在关注中国股票市场对外开放所获得的实质性进展,尤其是近期公布的旨在加强上市公司停复牌监管的新规、对实际权益拥有权问题的澄清、以及旨在解决额度分配和资本流动限制两大问题的QFII制度改革,这些都被视为将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重要积极举措。

MSCI 此前在2016 年度市场分类审议中提出了将中国 A 股纳入 MSCI 新兴市场指数所涉及的四个问题:

 

 

 

1.

 

实际权益拥有权问题

 

   

大部分国际机构投资者对中国证监会于2016年5月早些时候就实际权益拥有权问题所作出的澄清表示满意。因此,MSCI认为此项议题已得到圆满解决。

 

2.

 

QFII 制度改革对市场准入与资本流动的影响及成效

 

   

国际机构投资者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与相关监管机构开展合作,并在QFII新政(包括旨在提升资本流动性的政策改善)实施之后积累相关操作经验。例如,一些国际投资者反映,他们仍在等待于数月前申请的QFII额度分配。一些投资者指出,尽管按日资本赎回的新规在今年二月初已经生效,他们尚未能受益于此项政策。在QFII新规下积极正面的操作经验,包括QFII额度的申请及按日资本赎回制度的无缝执行,是国际投资者支持中国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关键考量。

 

   

另外,很大一部分市场参与者强调,近期旨在提升资本流动性的QFII政策改良仍未有效解决月度资本赎回限额给投资运营层面带来的挑战。在现行规定下,QFII投资者的每月资本赎回额度不能超过其上一年度净资产值的20%。此项限制对投资者需要兑付客户资金赎回时带来潜在的流动性障碍。所以,市场参与者认为当局应该考虑完全解除每月资本赎回额度限制或者大幅度增加赎回限额并同时缩短相应赎回周期。否则,整个QFII投资渠道的有效性将会显著降低。

 

3.

 

旨在防范广泛性自愿停牌的交易所新规的执行情况

 

   

股票停牌是MSCI咨询期间的一个焦点话题。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内地上市公司广泛性自愿停牌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反应强烈。MSCI欢迎上海和深圳交易所近期公布的加强停复牌监管的相关措施,但它同时也指出,此类市场行为不仅在新兴市场,甚至在MSCI所覆盖的所有市场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考虑到停牌新规刚刚实施,投资者需要一段时间来观察政策实施的实际成效,并确认在上海和深圳交易所停牌的股票数量能在新规执行之后有显著的减少。

 

4.

 

 內地交易所针对金融产品的预先审批限制

 

   

上海和深圳交易所对金融机构在全球任何交易所推出的包括中国A股的金融产品设立了预先审批的限制。此项限制涵盖了新推出以及现有的金融产品,由此而来的不确定性让国际投资者感到担忧。这个预审限制的涵盖范围之广在新兴市场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中国A股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但倘若中国交易所拒不批准MSCI授权MSCI新兴市场指数与现有以MSCI指数为基准的金融产品挂钩的做法,那么该类产品将会受到交易中断的潜在威胁。因此,绝大多数投资者指出,在A股进入他们的投资标的范畴之前,中国交易所必须与国际标准接轨并妥善解决这一问题。

 

   

鉴于中国所取得的显著进展以及持续的改革举措,MSCI表示中国A股仍将位列2017年纳入新兴市场的审核名单中。最终结果取决于国际投资者对QFII制度改革和停牌新规实际成效的反馈,以及预先审批限制问题的有效解决。如上述领域在2017年6月之前出现显著的积极进展,MSCI不排除在年度市场分类审议的例行周期之外提前公布纳入A股的可能性。

   

 

阿根廷

MSCI将把MSCI阿根廷指数列入其2017年度市场分类审议可能重新归为新兴市场的审核名单中。

2015 年 12 月,阿根廷央行取消外汇管制的限制并且大幅放宽了已实施多年的资本管制措施。这些措施导致: (1)浮动货币,(2)取消股票市场的现金储备与资本赎回限额,(3)大幅减少投资资本锁定期。因此阿根廷股票市场已满足MSCI市场分类框架下新兴市场的大部分衡量标准。

 

尼日利亚

MSCI 宣布将与投资界商讨是否将MSCI尼日利亚指数重新划分至独立市场。

尼日利亚央行于 2015 年初将当地货币与美元挂钩,导致外汇市场的流动性急剧下降。国际机构投资者赎回资本的能力显著受损,其严重程度使尼日利亚股票市场的可投资性备受质疑。

基于 MSCI 尼日利亚指数可投资性问题的紧迫性,MSCI 将于 2016 年 9 月底或之前公布是否将 MSCI 尼日利亚指数从 MSCI 前沿市场指数中剔除。此建议有可能配合 2016 年 11 月半年度指数审议予以实施。

 

- 完 -

 

关于MSCI

40多年来,MSCI基于研究的指数和分析已帮助全球主要投资机构更好地构建和管理其投资组合。客户依靠我们的产品来获取有关业绩驱动力和资产组合风险的深层次洞见,以及广泛的资产类别覆盖范围和创新研究。我们的产品线和服务包括指数、分析模型、数据、地产基准和ESG研究。

MSCI为全球97家排名前100位(根据最近的P&I排名)的最大资金管理商提供服务。垂询详情,请访问www.msci.com

本文档以及内含所有信息,包括但不仅限于所有的文本、数据、图片和图表(统称“信息”),其所有权归属于制作或编辑上述信息的MSCI Inc.或旗下子公司(统称“MSCI”)、或MSCI授权方、直接或间接供应商或其他第三方(与MSCI统称“信息提供方”),仅作信息参考用途。未经 MSCI事先书面许可,不得全部或部分修改、反向工程、复制或者传播。

上述信息不得用于创造衍生作品或用于验证或修改其它数据及信息。例如(但不仅限于该例),上述信息不得用于构建指数、数据库、风险模型、分析及软件;另 外,对上述信息或其它MSCI数据、信息、产品或服务进行使用、关联、追踪或者以其它方式而形成的证券、组合、金融产品或其它投资工具,其发行、出售、保 荐、管理或营销中都不得使用上述信息。

对信息的任何使用或被允许的任何使用,信息使用者承担所有风险。任何信息提供方均未对信息(或者使用信息的后果)做出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或陈述。另外,按照 适用法律规定的最大限度,各信息提供方明确未对信息做出任何暗示保证(包括但不限于,关于原创性、准确性、及时性、非侵权、完整性、适销性及对某特定目标 契合性的任何暗示保证)。

在不影响任何前述条款的前提下以及在适用法律许可的最大限度内,信息提供方在任何情况下,即使获悉有可能发生任何直接、间接、特别、惩罚性、后续(包括利 润损失)或其他任何损害赔偿,均不对此类损害赔偿承担任何责任。上述内容并不应排除或者限定适用法律并未排除或限定的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同适用法律的规 定)对死亡或者人身伤害所承担的责任,如果这些伤害的起因是由于信息提供方及其受雇人、代理人或者分包商的过失或有意违约造成的。

含有任何历史信息、数据及分析的信息均不得被认为是对未来业绩、分析及预测的指示或保证。过往业绩并非对未来业绩的保证。

在进行投资和制定其他业务决策时不应依赖于该信息,并用该信息替代使用者、其管理层、雇员、顾问和/或其客户的技能、判断和经验。所有的信息都是客观的,并非根据任何个人、实体或群体的需求而制定。

信息并不构成对任何证券、金融产品、其它投资工具及交易策略的出售要约(或购买要约的招揽)。

您无法直接投资某个指数,而只能通过基于该指数的第三方投资工具(如存在的话)来投资由某一指数代表的资产类别或交易策略或其他产品。MSCI并未发行、 发起、背书、营销、提供、审查可能基于或与任何MSCI指数(统称“与指数挂钩的投资”)表现挂钩、或利用MSCI指数表现谋取投资回报的任何基金、 ETF、衍生工具或其他证券、投资、金融产品或交易策略,也没有就此类产品以其他方式表达过任何观点。MSCI并不能保证所有与指数挂钩的投资能够精确地 跟踪指数表现,或提供投资正回报。MSCI Inc.并非投资顾问或受托人,因此MSCI不会就投资任何与指数挂钩的投资的合理性发表任何看法。

指数回报并不代表可投资资产/证券的实际交易结果。MSCI致力于维护并计算指数,但是并不管理实际资产。指数回报并不反映投资者可能因购买指数或指数挂钩产品的标的证券而支付的销售费用或收费。这些收费和费用会导致指数挂钩产品与MSCI指数的表现发生偏差。

该信息可能包含回溯测试数据。回溯测试表现并非实际表现,而是假设情况下的表现。任何投资策略的回溯测试表现结果和实际结果往往会发生重大偏差。

MSCI股票指数由上市公司组成,指数将根据相关的指数计算方法来决定是否在指数中包含这些公司。因此,MSCI股票指数的组成公司可能还包括MSCI Inc.、MSCI客户或MSCI供应商。将某一证券纳入MSCI指数并不是MSCI所做出的购买、销售或持有该证券的建议,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

MSCI Inc.可能会使用旗下多家附属公司的数据和信息来计算某一MSCI指数。这些附属公司包括MSCI ESG Research Inc.和Barra LLC。您可通过访问www.msci.com网站中与指数计算方法有关的内容了解更多信息。

MSCI通过向第三方授权使用指数而获取授权费用。MSCI Inc.的收入包括按挂钩股票指数的投资资产额收取的费用。可通过MSCI Inc.的网站www.msci.com投资者关系栏目了解相关信息。

MSCI Inc.子公司MSCI ESG Research Inc.是根据《1940年投资顾问法》(Investment Advisers Act of 1940)注册成立的投资顾问公司。除了MSCI ESG Research的适用产品或服务,MSCI或其产品和服务均不对发行商、证券产品、金融产品或工具、或交易策略进行推荐、担保、批准或发表意见;并且 MSCI的产品和服务均无意对任何投资或不投资决定提供意见或建议,也不应成为该类决策的依据。所有MSCI ESG Research材料中提及或包括的发行商有可能包括MSCI Inc.、MSCI的客户和MSCI供应商,而且也可能会购买MSCI ESG Research的研究、其他产品或服务。MSCI ESG Research材料(包括在MSCI ESG指数或其它产品使用的材料)并未递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或其它监管机构,也未从上述机构获得批准。

使用或获取MSCI产品、服务或信息必须获得MSCI的许可。MSCI、Barra、RiskMetrics、IPD、FEA、 InvestorForce及其它MSCI品牌和产品名称均为MSCI或其在美国及其它管辖地子公司所有的商标、服务商标或注册商标。全球行业分类标准 (GICS)由MSCI和标准普尔开发并持有排他性所有权,该分类标准为MSCI和标准普尔所有的服务商标。

说明: http://cts.businesswire.com/ct/CT?id=bwnews&sty=20160614006469r1&sid=18029&distro=ftp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阅: http://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160614006469/en/

 

免责声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权版本。译文仅供方便了解之用,烦请参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联系方式:

媒体咨询
纽约
Kristin Meza, + 1 212-804-5330
pr@msci.com

伦敦
Nick Denton, + 44 20 3128 8754
msci@mhpc.com

Christian Pickel, + 44 20 3128 8208
msci@mhpc.com

香港
James Jarman, + 852 3768 4545
ftimsci@fticonsulting.com

Peony Lui, + 852 3768 4740
ftimsci@fticonsulting.com

中国
Pui-shan Lee, + 86 21 2315 1068
ftimsci@fticonsulting.com

MSCI全球客户服务
美洲
+ 1 888-588-4567(免费)
+1 212-804-3901

亚太
+ 852 2844 9333

欧洲、中东和非洲
+ 44 20 7618 222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