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English

Velodyne Lidar2019

智行者利用Velodyne雷射雷達技術打造智慧自動駕駛車輛

Velodyne感測器為智行者自動駕駛產品提供業界領先的偵測範圍和解析度

2019-07-10 18:45
  • zh_cn
  • zh_hant
  • en

北京--(美國商業資訊)--Velodyne Lidar, Inc.今日宣佈,中國首批推出商業化無人駕駛技術並大量生產的公司之一智行者(Idriverplus),將在其一系列自動駕駛產品中使用Velodyne的開創性雷射雷達感測器。Velodyne已與智行者締結策略性合作關係,幫助智行者致力於大量生產商用自動駕駛車輛,包括街道清掃車、轎車和物流業車輛。

此新聞稿包含多媒體內容。完整新聞稿可在以下網址查閱: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190709005210/en/

所有的智行者自動駕駛車輛都將安裝Velodyne雷射雷達感測器,以提供豐富的電腦感知資料,有助於安全導航和可靠操作所需的即時物體和自由空間偵測。

智行者首席執行官張德釗博士表示:「我們的未來願景是自動駕駛不僅僅是運輸方式,更是生活的必需品。雷射雷達是我們開發自動駕駛技術所不可或缺的。Velodyne Lidar的產品在實際應用中展現出優異的性能和穩定性,其精確度符合我們的嚴苛要求。」

名為Viggo的智行者街道清掃車是一款無人駕駛的純電動解決方案,能夠以智慧方式清掃道路。清掃過程中,Viggo可以自動追蹤和避開障礙物,性能穩定可靠,並監控即時車輛資訊。超過100輛此類車輛已在大學、工廠、公園、遊樂園和城市街道使用,部署區域遍佈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浙江、河南、湖南等省市。智行者還在新加坡、杜拜、馬來西亞及亞洲其他地區建立了策略性合作關係。

目前,智行者正在開發兩款商用自動駕駛汽車解決方案:SAE 4級車輛,可在封閉式公園和一些道路上自動駕駛;以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解決方案,用於自動停車(AVP)和高速公路追蹤(HWP)。其WOBIDA產品將自動駕駛技術應用於物流業,提供更安全、更出色的配送體驗。智行者的無人駕駛車輛累計測試里程已超過40萬公里,遠遠超過國內其他自動駕駛汽車製造商。

Velodyne Lidar亞太區執行總監翁煒表示:「智行者正在開創中國無人駕駛技術的商業化先河。智行者自動駕駛產品展示了Velodyne智慧雷射雷達感測器如何讓企業將自動駕駛汽車駛上當今的道路。他們正在打造強大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來改變多個服務領域。」

關於Velodyne Lidar

Velodyne為自動駕駛和駕駛輔助提供智慧、強大的雷射雷達解決方案。Velodyne創立於1983年,總部位於加州聖荷西,以其突破性的雷射雷達感測器技術組合而聞名於世。2005年,Velodyne的創辦人兼執行長David Hall發明了即時環景雷射雷達系統,徹底改變了汽車、新運輸方式、測繪、機器人和安防領域的感知和自主性。Velodyne的高性能產品系列包括廣泛的感測解決方案,例如具有成本效益的Puck™、多功能型Ultra Puck™、自主駕駛高階型Alpha Puck™、經ADAS最佳化的Velarray™,以及駕駛輔助用開創性軟體Vella™。

原文版本可在businesswire.com上查閱: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190709005210/en/

免責聲明:本公告之原文版本乃官方授權版本。譯文僅供方便瞭解之用,煩請參照原文,原文版本乃唯一具法律效力之版本。

聯絡方式:

Sean Dowdall
Landis Communications Inc.(代表Velodyne Lidar, Inc. )
(415) 286-7121
velodyne@landispr.com

智行者首席執行官張德釗博士表示:「我們的未來願景是自動駕駛不僅僅是運輸方式,更是生活的必需品。」(照片:美國商業資訊)

智行者首席執行官張德釗博士表示:「我們的未來願景是自動駕駛不僅僅是運輸方式,更是生活的必需品。」(照片:美國商業資訊)

Velodyne已與智行者締結策略性合作關係,幫助智行者致力於大量生產商用自動駕駛車輛。(照片:美國商業資訊)

Velodyne已與智行者締結策略性合作關係,幫助智行者致力於大量生產商用自動駕駛車輛。(照片:美國商業資訊)

所有的智行者自動駕駛車輛都將安裝Velodyne雷射雷達感測器,以提供豐富的電腦感知資料,有助於安全導航和可靠操作所需的即時物體和自由空間偵測。(照片:美國商業資訊)

所有的智行者自動駕駛車輛都將安裝Velodyne雷射雷達感測器,以提供豐富的電腦感知資料,有助於安全導航和可靠操作所需的即時物體和自由空間偵測。(照片:美國商業資訊)

分享到: